![]() |
本站公告
|
园林绿化科普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园林绿化科普
山桃
作者: 来源:https://www.hengshuiyuanlin.com 发表时间:2/25/2025 9:53:00 AM 浏览:次 推广此文章
山 桃
在冬末春初的二月,当大地尚未完全从沉睡中苏醒,一种名为山桃的树木已经在枝头绽放出娇嫩的花朵,宣告着春天的到来。山桃,这一在春天早早绽放的美丽花朵,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装点着大地,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 山桃,又称山毛桃、陶古日。属于蔷薇科李属乔木,高度可达10米,树皮暗紫色且光滑,小枝细长,幼时无毛,老时则变为褐色。山桃的叶片卵状披针形,长5-13厘米,宽1.5-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具有细锐锯齿。叶柄长1-2厘米,同样无毛,并常具腺体。 “桃花春色暧先开,明媚谁人不看来。”山桃的花朵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。其花单生,先于叶开放,直径2-3厘米,花梗极短或几无梗。花萼无毛,萼筒呈钟形,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紫色,先端圆钝。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10-15毫米,宽8-12毫米,呈粉红色,先端圆钝,稀微凹。雄蕊多数,几与花瓣等长或稍短;子房被柔毛,花柱长于雄蕊或近等长。山桃的花朵虽小却繁密,绽放时既娇俏又不失大方,为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。古人更是亲切地称其为“小桃”,这一称呼中透露出的是对山桃的深深喜爱。 山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。据考古资料证实,桃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成为先民的重要食物之一。在《尔雅》等古代文献中,也有关于山桃的记载。山桃不仅以其果实为古人提供了食物来源,还因其木材柔韧、花朵美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。在园林中种植山桃的历史也十分悠久,早在古代就有将山桃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的记录。唐代王安石“小院回廊春寂寂,山桃溪杏两三栽”,描述的就是古代山桃的栽植。 山桃不仅历史悠久,在古代文人的笔下,山桃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。如杜甫的《江畔独步寻花》中就有“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”的诗句,虽然这里并未直接指明是山桃,但桃花的娇艳与生机盎然,无疑也包括了早春时节率先绽放的山桃。再如白居易的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。刘禹锡《竹枝词》中“山桃红花满上头,蜀江春水拍山流”。北宋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《春江晓景图》上的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。金代元德明《桃源行》“山中三月山桃开,红霞烂漫无边涯”。元代贯云石《蟾宫曲·送春》中“落日啼鹃,流水桃花”。尤其是杨万里的《小桃》诗:“小桃无主自开花,烟草茫茫带晚鸦。几处炊烟凝远树,一江春雨涨平沙。”诗中,小桃(山桃)在无人的野外独自绽放,与远处的炊烟、近处的春雨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,展现了山桃坚韧不拔、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。 而今,山桃因其优雅的姿态和美丽的花朵,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它不仅可以用作行道树、庭荫树,还可以成片植于山坡、草坪、水际、林缘、建筑物前等地,以增添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。山桃的移栽成活率极高,恢复速度快,且花期早,比杏树、紫丁香等提早开花8天左右,因此在早春时节就能为人们带来一片绚烂的粉色花海。此外,山桃还具有一定的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能力,适应性强,易于管理。 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,山桃也即将迎来它最为绚烂的时刻。无论是漫步在公园、绿地还是庭院、草坪,只要看到那一树树粉嫩的山桃花,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。山桃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环境,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,让我们一同欣赏山桃的美丽,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吧!
|